聯系電話
020-29842747
結構,用含光活性基團的酸或醇封端則可獲得光活性。
聚氨酯丙烯酸酯類樹脂是目前研究得最多的體系。與一般的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差別僅在于如何在分子中引入親水性結構。與上述不飽和聚酯相似,親水性結構一般
可利用二元醇單元引入。例如可利用聚乙二醇引入非離子型的親水鏈段;利用二羥甲基丙酸(D M P A )引入羧基,得到離子型的自乳化樹脂。光活性基團可以通過
(甲基)丙烯酸羥乙酯(H E A 或 H E M A )的羥基與聚氨酯末端異氰酸酯基(-NCO)反應引入,也可以利用丙烯酸與端羥基聚氨酯的羥基進行酯化反應得到。
丙烯酸酯化聚丙烯酸具有價廉、易制備、墨膜豐滿、光澤好等優點。一般可用丙烯酸與各種丙烯酸酯共聚引入親水性的羧基,用(甲基)丙烯酸羥乙酯或(甲基)
丙烯酸縮水甘油酯共聚引入羥基或環氧基以便進一步引入丙烯酸氧基,從而獲得光活性。
2.組成原料:光引發劑
除了與油性體系所用的光引發劑在吸收性質、不變黃等方面的要求相同以外,用于水性體系的光引發劑還必須具有與水性環境相容、揮發性低等要求,以保證墨膜
預干燥(一般在60~80℃)時仍能保持所需的濃度。目前,使用較多的光引發劑是Darocur 2959,由于其分子上比 Darocur1173多了一個羥乙氧基,使其在水中的溶解度相對較大(母體Darocur1173的溶解度僅為0.1%),因而較易在預干燥時揮發掉。[1]
[編輯本段]水性油墨的顏料
顏料賦予了油墨顏色特征,滿足了印刷對色彩的要求。一般的有機顏料和無機顏料都可用于水性油墨。由于水性油墨的樹脂大多為堿溶性的,所以選用顏料時,須使用能耐堿性的顏料。但是,水墨中顏料的分布密度較溶劑型油墨要大得多,而水的表面張力及極性都與溶劑差別大,使得顏料分散較為困難,直接影響到油墨的穩定性、粘度和pH值。采用添加表面活性劑可增加樹脂和水的親和力及顏料與水溶性連接料的親和力,從而解決油墨的穩定性問題。水墨的粘度和pH值是需要精確控制的。當pH值高于9.5時,堿性太強,油墨的粘度會降低,干燥速度變慢、耐水性能變差;當pH值低于8時,堿性又太弱,油墨的粘度升高,干燥速度加快,會造成臟版、糊版、起泡等缺陷。在印刷過程中選用顏料時,應選擇國產顏料中色澤艷亮、粘度低、體系穩定的高級顏料來制作水性油墨。
[編輯本段]水性油墨所用助劑
為提高水性油墨的各項性能需添加各種助劑,而水性油墨所用助劑較溶劑型油墨更為重要。常用的水性油墨助劑有以下幾種: